分享好友 香与茶首页 频道列表

2019中国茶禅学会禅茶学术研讨会在杭州灵隐寺召开

2019-06-28 13:575400

  一杯茶中,除了水和茶还有什么?细品之,会发现宁静、包容、禅意……禅的哲理往往与茶的意境相得益彰。6月23日至25日,由中国茶禅学会主办,杭州市佛教学会、杭州灵隐寺共同承办的2019中国茶禅学会禅茶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千年古刹灵隐寺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禅茶文化研究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以禅为意,以茶论道,通过交流分享学术研究成果,让大众品香茗、聆佛音、悟禅意。

  茶圣陆羽在《茶经》里提到“钱塘生天竺、灵隐二寺”,点出了杭州茶与禅寺的深厚渊源。事实上,唐宋两代,种茶、喝茶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以寺院为主体,之后才逐渐扩大到寺院之外。唐代柏林禅寺赵州和尚的“吃茶去”公案流传至今。两位僧人来请教什么是禅,无论说什么,赵州和尚一律回答:“吃茶去!”虽然这是禅宗以茶来见机的说法,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禅与茶有着密切关系。

  “茶作为文明的载体,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弘扬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茶香四溢,内涵丰富。我们应当充分把握文化发展的繁荣历史机遇,深入挖掘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实质,以茶为媒,进一步展现茶文化的特色,为发展中国茶文化事业,弘扬中国茶文化精神。”中国茶禅学会理事长常藏法师说。

  茶是生长在深山幽谷间的珍木灵芽,其天赋秉性与禅宗有着天然的契合之处。曾经,文人雅士们享受“琴棋书画诗酒茶”的隐逸乐趣,现在,老百姓们习惯“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淡安稳,茶,始终都是调节生活的重要元素。“茶是媒介,客来敬茶、以茶会友、以茶兴文,饮茶不仅能修身养性,还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孙忠焕说,人们往往不是把喝茶当作一个独立的活动来进行,而是闲暇时,观山看水,赏花望月,弹琴读画,皆有茶伴。

  杭州佛事繁盛,湖山之间曾有禅寺360多座,茂密的山林环境为它们隔开了游人的喧嚣,自有一份幽静与隐逸。“从宋代到明清,很多文人士大夫都常去寺庙中喝茶。比如苏东坡,在杭州时写了很多关于寺庙饮茶的诗,其中有一首诗说他一天之内去了七个寺庙,喝了七杯茶,达到唐人卢仝‘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的境界。” 浙江省茶叶集团公司副编审阮浩耕说,寺院中煮茶、饮茶是一种生活方式。很多人愿意去寺庙中安安静静地喝一杯茶,偷得浮生半日闲。

  饮茶与佛教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为满足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寺院多有自己的茶园,佛寺对茶文化的形成和推广传播贡献卓著。“明末清初时期,武夷山中的每个寺院几乎都有闽南僧人常住。他们普遍嗜茶,常在天心永乐禅寺举办茶宴,在一起宣习工夫茶艺,以茶谈禅、以茶论道、以茶说经,成为传播武夷山乌龙茶的先驱。”武夷山市天心永乐禅寺的梁建平介绍了武夷山茶文化的发展概况,并指出,在闽南籍僧人的和推动下,乌龙茶制作工艺很快就传到了闽南和潮汕,直接促进了安溪茶和潮汕功夫茶的兴起,他们对乌龙茶的制作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和深刻影响。

  从喝茶养生到喝茶参茶,从唐朝的煎茶法到宋朝的点茶法,中国的禅茶文化总是随着历史的潮流而不断地发展变化。“在国际喝茶形式多元化的新时代下,我们应紧随时代步伐,改良和创新禅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和物质载体,在适应全球大环境的基础上走出国门,同时吸收国内外优秀禅茶文化的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屠幼英说,进一步创新禅茶文化的形式、丰富内容、提升价值观,将促进禅茶文化的发展,让其越发充满生机和活力。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以上图文,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禅茶之道悟心之本源——大明寺邀您感受“禅茶文化”
  温宿县建成南疆首个滑翔伞基地(06-17) 拜城县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七届新疆非物质(06-17) 阿克苏地区多措并举加快文化

0评论2019-06-28908

中华原创禅茶音乐会在尼泊尔上演
  新华社加德满都11月30日电(记者周盛平)禅借茶道显,茶倚禅生香。优雅唯美的中华原创禅茶音乐会29日晚在加德满都尼泊

0评论2018-12-141314

以茶为媒 促企交流 中小企业禅茶文化体验基地落成
  昨日上午,知名品牌云南白药旗下的醉春秋茶品牌落户我市,其品牌茶庄也正式开业。当天,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携手茶庄创建

0评论2018-12-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