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香知识首页 频道列表

无处不香的雅致生活

2012-07-16 21:275610

目前,我们能见到最早反映古人用香历史的物品,是 “红山文化”、“青浦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陶香炉和战国时期的铜质博山炉。它们留下了香在数千年前人们生活中的身影,至今好像仍在散逸着那千年的余香。从其造型到功用的设计,是熏香养生和疗疾的器物。从其尺寸及工艺的精美来看它们是典型的室内用具,不仅适用而且还有着装饰或其他作用。

实际上汉代开始,香除了养性养生的作用被更加重视以外,香及香具也成为了权利和身份的象征。皇帝用玉炉、皇后金炉、皇子错金炉……大臣铜炉。不同的香气也代表不同的身份,有着不同的作用。

古人的香是内涵丰厚的妙物。它是芳香的,有椒兰芬茝,沉檀脑麝。又是审美的,讲究典雅、蕴藉、意境。有“焚香伴月”,有“香令人幽”,有“香之恬雅者、香之温润者、香之高尚者”,有祛疫避瘟香、愈疾香,有佛香、道香,有“冷香”、“暖香”,多姿多彩、情趣盎然。它更是“究心”的,能养护身心,开启性灵。在用香、品香上也讲究心性的领悟。所以才有了杜甫的“心清闻妙香”,苏轼的“鼻观先参”,黄庭坚的“隐几香一炷,灵台湛空明”。它切近心性之时,也切近了日常生活,切近了普通百姓。虽贵为天香,却不是高高在上的、少数人的专有之物。正如《荀子•正论》所言:“居如大神、动如天帝”的天子也以香草养生,与庶民并无两异。

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皇帝,不仅以他的文韬武略使国家达到了稳定与统一,经济得以发展,也把香文化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为求长生不老,武帝曾多次跋涉万里寻求不老之药,但始终未得。正是在他去寻求长生不老仙药路上的一次奇遇,使他加深了对香的认识,从而推动了我国特有的香与养生学说的发展。

一次武帝去东海寻求仙药,又不得而返。坐在车上闷闷不乐,昏昏欲睡。对东莱境内渤海之滨蓝天白云下如画的美景,也失去了观赏的情致。这时,一阵阵悠扬而高古的歌声好似从天际传来。武帝睁开双目环视周围,只见王河边一片平整的土地上,一位老者正在挥舞着锄头锄地。虽银须飘飘,却满头黑发,一把锄头他使用起来是那样的轻松而动作儒雅,若有神仙之风。歌声正是这位老丈边劳作边唱出的离这个时代十分久远的《高山》古韵。武帝跳下车来匆匆向老者走去。

武帝趋近见礼并问道,老丈高寿?老者停下劳作直起身来,朗朗笑道:何谓高寿?离周天之数还差着近百岁啊。武帝用惊哉的眼光看着老者良久、良久。说道:真神仙也。老丈必熟谙长生之道了?老者笑道:你没见这满山遍野的野花野草吗,它们都是养生的仙药。味臭者、味苦者、味香者各有其用,这要看个人的喜好与会不会用。我喜欢香的味道,我就研究香类花草的作用,各类香草或取其花、取其茎、取其实、取其叶、取其根,经过合理的配伍就有了神奇的作用。既能通经开窍养气活血,又能驱诸邪、杀诸鬼。我不仅按不同的季节和时辰烧不同的香,在不同的季节配置不同的香方沐浴,我还用几十种香药制作了香枕。这种香枕大有益处,睡觉时既可防止病邪乘虚而入夜间发病,又可以使劳累一天的身心得以解除疲劳,短时间恢复到正常的状态,故我身体健康。武帝听后感慨不已,说道:神仙良方今日得闻,不知老丈可否赐教?老者笑道:此本天地之理,非我所有,何有不传之理,随即把各种配方的道理授予武帝……

武帝回京之后,在上林苑中广植芳草香木,请药师配制了多种香品和香枕,命良工巧匠,制作了各种式样的博山炉,不仅自己使用也用来犒赏大臣。还要求臣下衣必熏香,居必有香。此时的文人们也争相写诗作赋,和香斗香,这一风气一直延续发展近两千年。留下了一个个带有浓郁馨香的故事,谱写了一部香文化发展的历史。

 

汉武帝与李夫人

白居易有乐府诗《李夫人》写到:

“夫人病时不肯别,死后留得生前恩。”“丹青画出竟何益,不言不笑愁杀人。又令方士合灵药,玉釜煎炼金炉焚。九华帐中夜悄悄,反魂香降夫人魂。夫人之魂在何许?香烟引到焚香处。”“魂之不来君心苦,魂之来兮君亦悲。”“伤心不独汉武帝,自古及今皆若斯。”“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 诗中描述的是,汉武帝与李夫人的爱情故事。汉武帝与宠妃李夫人感情甚笃,恩宠又加,虽朝夕相伴,仍恨昼夜时短。不料李夫人突患重病,武帝虽时常守护又遍请海内名医国手,但总是无力回天。对宠妃李夫人早亡,武帝深为悲恸,以皇后之礼葬之。又命人绘其像挂于甘泉宫,日日厮守,只是仍无法闻见夫人言笑,新的煎熬更使人难以承受。有官员进言说,有方士少翁能制“返魂香”,可招夫人魂归,与皇上相见。武帝忙派人把方士请入宫中。炮制香药,昼夜和香炼制。香成之后,武帝把夫人使用过的金博山炉摆放在九华帐中,焚香不歇,时时期盼着奇迹的发生。但毕竟相见亦悲别更悲,夫人究竟返魂否?已无人可知,却留下一段故事千年传颂。

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与爱姬董小宛亦留下了一则几乎异曲同工的故事。冒襄与爱姬董小宛也皆爱香,二人曾一起搜罗香药香方,一起和香,“手制百丸,诚闺中异品”。董去世后,这段生活仍令冒襄深为怀恋,曾说道“忆年来共恋此味此境,恒打晓钟尚未着枕,与姬细想闺怨,有斜倚董篮,拨尽寒炉之苦,我两人如在蕊珠众香深处。今人与香气俱散矣,安得返魂一粒,起于幽房扃室中也。”(《影梅庵忆语》)

 

刁存含香

东汉恒帝时,有侍中名刁存。年长,有口臭。一日,恒帝赐了刁存一个状如钉子的东西,令他含到嘴里。刁存不知何物,惶恐中只好遵命,入口后又觉味辛刺口,便以为是皇帝赐死的毒药。没敢立即咽下,急忙回家与家人诀别。此时,恰好有一位好友来访,感觉这事有些奇怪,想到,以刁存之恭谨忠厚,深得皇上嘉许,怎会突然赐死与他呢?便让刁存把“毒药”吐出来看看。刁存吐出后,却闻到一股浓郁的香气。朋友察看后,认出那不是什么毒药,而是一枚上等的鸡舌香,是皇上的特别恩赐。虚惊一场,遂成笑谈。(“鸡舌香”,形如钉子,又名丁子香,东汉时属名贵的进口香药,常人大多不识。)

 

荀令留香

荀彧汉魏时人,官拜尚书令,人称荀令。注重仪容,风度翩翩,有美男子之称。荀令好熏香,身上香气,可闻百步。所坐之处,香气三日不散,成为世人的美谈和效仿的对象。《襄阳记》载“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刘季和亦有是好,他上完厕所也要熏香。张坦说,人家都说你是俗人,果然不假。他分辩说,我远不及荀彧,为何要责备我呢?后世以“荀令香”或“令君香”形容大臣的风度神采,也泛指人风雅倜傥。王维诗曰:“遥闻待中佩,暗识令君香。”南朝张正见《艳歌行》:满酌胡姬酒,多烧荀令香。唐•李百药诗:云飞凤台管,风动令君香。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世界首款沉香量子盒曝光
沉香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雅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

0评论2022-07-29141

定安沉香亮相第二届消博会
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称第二届消博会)于7月25日-30日在海口举办。本届消博会主题为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定

0评论2022-07-29131

“沉香+电商”风口上的新力量?
  作为文玩市场的常青树沉香,在电商时代也正通过直播间,飞入寻常百姓家。  直播间让更多消费者更直观、更频繁地接触到沉香

0评论2022-07-29206

名贵沉香“下凡” 助力农村发展
提到沉香,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味珍贵药材。民间有一寸沉香一寸金的说法,不过正因其珍贵,许多人只闻其名,未闻其香。沉香在普罗

0评论2022-07-29147

澄迈县效古村:沉香飘香产业旺 乡村振兴有奔头
海南沉香,一片万钱,冠绝天下。 这是沉香业内人士对于海南沉香的评价,寥寥数语道出了沉香的经济价值。而在澄迈县加乐镇效古村

0评论2022-07-29112

广东多地致力于沉香树的种植推广及沉香衍生产品的开发
提到沉香,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味珍贵药材。民间有一寸沉香一寸金的说法,不过正因其珍贵,许多人只闻其名,未闻其香。沉香在普罗

0评论2022-07-29111

海南沉香产业 能否借力资本乘风而上?
 半夜两点,一群年轻人正在抖音上熬夜围观一场沉香直播:一排排成色透亮的沉香手串还在孤品秒杀。  曾经是大爷们喜爱的沉香手

0评论2022-07-29152

千载蜜沉 电邑心香!粤西沉香文化和产业发展研讨会
7月9日上午,以千载蜜沉 电邑心香为主题的粤西沉香文化和产业发展研讨会节目录制活动在茂名市电白区沙琅镇举行。这是南方+茂名频

0评论2022-07-29104

香都沉香集团积极与茂名、玉林市林业局共商发展沉香产业
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沉香产业联会委员会执行会长、香都沉香集团执行董事汪科元(电白沉香协会会长)与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沉香

0评论2022-07-29165

茂名电白沉香从业人员超4万人 年产值30亿元
 7月9日,以千载蜜沉 电邑心香为主题的粤西沉香文化和产业发展研讨会节目录制活动在茂名市电白区沙琅镇举行。茂名市、电白区有

0评论2022-07-2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