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香文化首页 频道列表

回归香道 享受品质生活

2015-11-21 20:5326570
 
      香道,从香料的选取、制作,到熏点、涂抹、喷洒、嗅闻、品鉴等,有着一整套的器具、仪规与讲究,如涉及的香具就包括香范、香盛、香盘、香匕、香铲、香瓶、香筋、香瓮、香囊等,还伴以环境的布置、氛围的烘托等。香道的意义,并非这些外在的多少有些琐碎的形式,其落脚点在于精神的追求与充实,由嗅觉引发通感,抵达心灵,进入纯粹而审美的艺术境界。
 
      古代香道,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士大夫的高雅艺术。而自元朝以来,以士大夫为代表的精英文化受到阻遏,平民文化、市井文化日益突出,香道的仪式与浪漫随着禅宗的衰落风光不再。特别是清朝嘉庆、道光之后,战乱频仍,古风消失,香道日渐式微。而新中国成立后“文革”横扫一切传统文化的虚无态度,更是使得香道几成绝响。改革开放之后,虽然有所恢复与提倡,但香文化已严重变质变味,徒有香之形,缺了香之“道”——一种应有的香的纯粹、本真、内涵与神韵。
      因此,回归香道,在当下显得尤为迫切。
      随着唐朝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他带去的佛教、茶道、香道,在异国他乡不仅“存活”下来,而且开花结果。就在我国香道日渐衰落之时,日本的香道文化却不断发展,蔚为壮观。香道成为日本最为高雅的社交活动之一,于香剂的配料、香味的浓淡、焚香的程序等十分讲究,斗香、品香、评香、鉴香等,有着一系列的仪规,同时还具有“清、静、和、寂”的内在精神。甲午战争之后的台湾,在日本占据的五十年间,受其影响,香道也有所传播。
 
      回归香道,我们可以参考、借鉴乃至吸取日本及中国台湾香道中的有益成分,找回中华传统香道中的失落成分。
      回归香道,要反对盲目烧香,尽量少烧或不烧危害人体、破坏环境的化学香,以天然芳香原料为宜,融自然、人文于一体。
      回归香道,应去除附着于香文化之上的商业气息及其他粗鄙成分。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制香分会副会长、秘书长彭作物先生曾给我转发过一条济群法师的话语短信,值得我们深长思之:“烧香,原本是净化心灵、净化环境。高香、劣质香,带着浓厚的商业色彩,烧起来浓烟滚滚,污染环境,同时也污染人的心灵。这样的香还能叫香吗?可怜许多寺院都成了这些香的重灾区,僧人、信众,乃至一些游客,也成了受害者,这是谁之过呢?”
 
      近些年来,茶文化、茶道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推广与普及。传承香文化,回归香道,其实与茶道相仿佛。“茶道”之所以为“道”,就在于超越了茶叶制作及喝茶本身,茶只是一个中介与桥梁,由此而进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境界。所谓闻香识道,香,在这里也是一个载体,由闻香、品香,先得“气”——感悟香的内在气质;由香气、香韵对人体、心灵的作用,再得“神”——进入生活的艺术之中;最后便是得“道”——人香互动,达到天人合一、明心见性的境界。
      《神农本草经》有言:“香者,乃天地之正气也。”回归香道,应着眼于精神的追求与内心的充实,在物欲横流的尘世中获得一份难得的执著与坚守,这样才能享受真正的“香味人生”。
香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在其飘逸、缭绕与弥漫之中,分明透着一股我们能够感知的灵动与灵性。
 
  但是,香文化中某些固有的程式还是需要的。它们虽是形式与程序,但在一整套器具的使用,在打香篆、温炉香等仪式的过程之中,焚香之人,心中自会生出一种圣洁与庄严,而生活的情趣,人生的格调与韵致,在这种长期的熏陶中,自然会得以升华。
  香道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因此,提及香道,人们往往有高深莫测之感,常常敬而远之。其实,大道无形,大巧若拙,大音稀声,就某种角度而言,香道其实极其简朴,极为简单。
  香道虽然高雅,从未普及,在民间没有多大“市场”,而日本普及香道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江户时期,日本的国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在香道业者的提倡、推动之下,形成了配套的香文化产业。于是,日本香道由高端消费进入普通阶层,成了民间大众既消费得起,也乐于消费的一项高雅的娱乐活动。
 
  近年来,国民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与投入不断加大,也为中华香道的推广与普及提供了条件与土壤。香道之回归,深入民间、扎根民间也是其应有之义。朋友来了焚香增加雅兴,独处时燃香可去孤寂,读书时点香可提神以助理解;忙时点香可调节气氛调整情绪,闲时品香可养性明心,禅修闻香可凝神静修以达超尘脱俗之境……
  香有多种功效,如驱蚊避秽、除虫灭菌、开胃消食、安神除魇、驱散焦虑等。于香所具有的诸多妙用,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在《香之十德》中简要概括为十点:“感格鬼神,清净身心,能拂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碍。”
  其实,香道是可以不拘格套,不拘形式,完全融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的。书香、茶香、饭香皆为“香”,香文化就在身边,香道是一种随时可以触摸、随时可以享受的品质生活。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妙吉祥香道博物馆免费开放展示香道史料和实物遗存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位于海沧区青礁村的妙吉祥香道博物馆日前正式免费对外开放,主要展示各种香道史料和实物遗存,以

0评论2022-07-29165

沉香越千年,漫谈海南香道文化
雅格调的象征,也是庙堂祭祀礼仪活动的重要角色。香,从精神层面浸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诸香之中,以沉香最负盛名,位居沉檀龙

0评论2022-07-07157

广西桂香品牌百年老字号“世德堂”香道课程高级研学班在南宁举办
本网讯:广西桂香品牌研学活动,暨百年老字号世德堂香道课程高级班研学活动在南宁举办,高级制香师,世德堂香学创始人:李相亲自

0评论2022-07-07180

喜讯丨深圳香遇Hotel&SPA正式启航
香启幽眠回遇本真深圳香遇HotelSPA6月24日正式启航职场内卷,内心焦虑地辗转反侧身心疲惫都需要有一个地方可以释放所有的情绪万

0评论2022-06-30140

木之森香学堂亮相厦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6月11日,厦门市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湖里区惠和石文化园隆重举行。木之森香学堂作为厦门市香文化传播品牌受邀参加此次

0评论2022-06-24208

感受宋式熏香 制作驱蚊香囊 体验苏式夏至独特韵味
从体验宋式隔火熏香,到自己动手制作驱蚊香囊,昨天是夏至,在中国花卉植物园花王居内举办的夏至荷香雅集,吸引众多爱好香道的市

0评论2022-06-24177

宁海开展学有礼课堂——香礼
 礼在传统社会无时无处不在,出行礼,坐卧礼,宴饮礼,婚丧礼,祭祀礼等等。而根植于素有礼仪之邦盛誉的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中的礼

0评论2022-06-24132

美丽乡村 “香”约世界 2022年广州国际文化交流系列首期活动
 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弘扬和宣传中华传统文化,昨日,30多位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瑞士、菲律宾等国家的

0评论2022-06-1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