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香文化首页 频道列表

香道 | 香的珠

2015-12-01 15:5622930
 
 
香珠,是用香料制成的珠子状,可串成香串。宋人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中》记载:
 
 
“ 香出交趾,以泥香捏成小巴豆状,琉璃珠间之彩丝贯之,作道人数珠,入省地卖,南中妇人好带之 ”
 
 
意为香珠是用香泥捏成,用彩丝穿过,作为道人的数珠,妇人也爱佩带。此香珠又被称为“交趾香珠”,明人周嘉冑的《香乘》中描述这种香珠,外用朱砂为衣,内用小铜管穿绳,制作极为精密。
 
 
香珠作为薰香料品种之一,在古代宫廷十分受重用。关于南宋时皇室如何消夏避暑,《武林旧事》中《禁中纳凉》一节是这样记载的:
 
 
“ 
御笐(架子)两旁,各设金盆数十架,积雪如山;纱厨后先皆悬挂伽兰木、真腊龙涎等香珠百斛;蔗浆金碗,珍果玉壶,初不知人间有尘暑也。”
 
帝妃们就在这清凉芳菲的宫中度过炎夏。
 
 
可见宫廷中使用的香珠一般以迦南木、龙诞香等贵重香料直接制成。而民间的香珠,一般采用合香的方式。
 
 
民间用香药合香制作香珠的方法,陈敬认为最初是道教发明使用的,称香珠之法见诸道家者流其来尚矣,并引道教类书《三洞珠囊》云:以杂香搗之,丸如桐子,青绳穿之,此三皇真元之香珠也,烧之香彻天。
 
 
《陈氏香谱》中龙涎香珠的香方及制作方法:
 
 
 
“大黄一两半,甘松一两三钱,川芎一两半,牡丹皮一两三钱,藿香一两三钱,三柰子一两三钱”,以上六味并用酒发留一宿,次五更以后药一处拌匀于露天,安待日出晒干用。
 
或,
 
“白芷二两,零陵香一两半,丁香皮一两三钱,檀香三两,滑石一两三钱(别研),白芨六两煮糊,均香二两炒干,白矾一两三钱二味另研,好栈香二两,秦皮一两三钱,樟脑一两,麝香半字”,以上制成圆形,晒如前法,旋入龙涎、脑、麝,即成“龙涎香珠”。
 
▎晚明《长物志》云:
 
数珠以金刚子小而花细者为贵,以宋做玉降魔杵、玉五供养为记总,他如人顶、龙充、珠玉、玛瑙、琥自、金柏、水晶、珊瑚、砗磲者俱俗。
 
沉香、伽南香者则可,尤忌杭州小菩提子及灌香于内者。可见至明代仍然是沉香、迦南香等名贵香木制成的香珠为上品,雕花精细、金刚子大小的数珠更加珍贵。
 
 
 
 
至清代,香珠还是重要的宫廷礼品。《红楼梦》中写到元妃赐贾母沉香拐福寿香伽南珠,北静王将圣上亲赐鹡鸰香珠串转赠宝玉,又元妃赐宝钗宝玉红麝香珠串。
 
 
清朝时期,清朝的披挂制度,为用香方式增添了新的特色。清制: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包括命妇,有封号的妇人),一律要悬挂朝珠。
 
 
 
 
朝珠多以珊瑚、琥珀、密蜡、象牙、伽南香(沉香)制成,每串计一百零八颗。后妃命妇挂朝珠,朝服用三串,吉服用一串,而男子只能用一串。
 
 
除朝珠外,清代妇女有带腕香珠的习惯,《清稗类钞•服饰》:“香珠,一名香串,以茄楠香琢为圆粒,大率每串十八粒,故又称十八子。贯以采丝,间以珍宝,下有丝穗,夏日佩之以避秽。”
 
 
 
另外,男子日常服装配饰多达十四事,其中有贮香或焚香的香囊,盛香料、小食品的荷包等。清代定制,皇帝于节间赏赐后妃大臣荷包。从宮廷到民间,有以香袋香珠作为赠礼的习俗,男女青年借赠荷包表示爱情。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妙吉祥香道博物馆免费开放展示香道史料和实物遗存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位于海沧区青礁村的妙吉祥香道博物馆日前正式免费对外开放,主要展示各种香道史料和实物遗存,以

0评论2022-07-29165

沉香越千年,漫谈海南香道文化
雅格调的象征,也是庙堂祭祀礼仪活动的重要角色。香,从精神层面浸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诸香之中,以沉香最负盛名,位居沉檀龙

0评论2022-07-07157

广西桂香品牌百年老字号“世德堂”香道课程高级研学班在南宁举办
本网讯:广西桂香品牌研学活动,暨百年老字号世德堂香道课程高级班研学活动在南宁举办,高级制香师,世德堂香学创始人:李相亲自

0评论2022-07-07180

喜讯丨深圳香遇Hotel&SPA正式启航
香启幽眠回遇本真深圳香遇HotelSPA6月24日正式启航职场内卷,内心焦虑地辗转反侧身心疲惫都需要有一个地方可以释放所有的情绪万

0评论2022-06-30140

木之森香学堂亮相厦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6月11日,厦门市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湖里区惠和石文化园隆重举行。木之森香学堂作为厦门市香文化传播品牌受邀参加此次

0评论2022-06-24208

感受宋式熏香 制作驱蚊香囊 体验苏式夏至独特韵味
从体验宋式隔火熏香,到自己动手制作驱蚊香囊,昨天是夏至,在中国花卉植物园花王居内举办的夏至荷香雅集,吸引众多爱好香道的市

0评论2022-06-24177

宁海开展学有礼课堂——香礼
 礼在传统社会无时无处不在,出行礼,坐卧礼,宴饮礼,婚丧礼,祭祀礼等等。而根植于素有礼仪之邦盛誉的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中的礼

0评论2022-06-24132

美丽乡村 “香”约世界 2022年广州国际文化交流系列首期活动
 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弘扬和宣传中华传统文化,昨日,30多位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瑞士、菲律宾等国家的

0评论2022-06-1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