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香文化首页 频道列表

古代“口香糖”鸡舌香

2016-01-26 13:1423340
 
中华古国是“礼仪之邦”,许多事都是围绕着一个“礼”字,亲友相敬是礼,朝堂行止更是礼。“香”也跟它息息相关。上溯到黄帝时期,中国就有了燔香祭祀的礼,以表对天地人神的谦卑和敬意。个人修养中的干净整洁更离不开“香”,居家生活也要常常焚香,读书前,弹琴前,心中怀着恭敬,净手,整理衣冠,焚香。
    自先秦时,从士大夫到普通百姓,无论男女,都有随身佩戴香物的风气。《礼记》说:“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漱,拂髦总角,衿缨皆佩容臭。”“容臭(臭:xiu气味)”,即香囊,佩于身边,既可美自身,又可敬他人。这里可见先秦少年拜见长辈先要漱口、洗手,整理发髻和衣襟,还要系挂香囊,避免身上的气味冒犯长辈。《诗经》和《楚辞》中也多有对香木香草的歌咏:“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萧”、“艾”都是菊科蒿属植物,是古代较常用的香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样的生活,听上去真是很美。
    中国古人崇尚内美而外香,这跟他们相信人与自然合一,并重视精神生活也有直接关系。用香不是重在味,而是重在质,以求能祛除邪秽,颐养精神。因此,雅正而有药用价值的香木香草才是首要,所以兰菊之类就成为常见的香物。
 
刁存含香
  东汉恒帝时,有侍中名刁存。年长,有口臭。一日,恒帝赐了刁存一个状如钉子的东西,令他含到嘴里。刁存不知何物,惶恐中只好遵命,入口后又觉味辛刺口,便以为是皇帝赐死的毒药。没敢立即咽下,急忙回家与家人诀别。此时,恰好有一位好友来访,感觉这事有些奇怪,想到,以刁存之恭谨忠厚,深得皇上嘉许,怎会突然赐死与他呢?便让刁存把“毒药”吐出来看看。刁存吐出后,却闻到一股浓郁的香气。朋友察看后,认出那不是什么毒药,而是一枚上等的鸡舌香,是皇上的特别恩赐。虚惊一场,遂成笑谈。
(“鸡舌香”,形如钉子,又名丁子香,东汉时属名贵的进口香药,常人大多不识。)
也许正是刁存口臭的提醒,口含鸡舌香奏事逐渐演变成为当时的一项宫廷礼仪制度。蔡质(东汉文学家蔡邕之叔)编写的《汉官仪》,便记录了当时这项风雅的宫廷礼仪规定,尚书郎要“含鸡舌香伏奏事”。“鸡舌香”形如钉子,又名丁子香,它可不是我国北方的丁香,它是东汉时一种名贵的进口香药,含之能避口臭,令口气芬芳??可谓今天口香糖的老祖宗。
 
“含鸡舌香伏奏事”后来衍变成了在朝为官、面君议政的一种象征。例如唐代刘禹锡刚被贬为郎州司马时,在《早春对雪奉澧州元郎中》写道:“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鸡舌香。”诗的大意说,皇帝现在派我们来治理这种蛮荒之地,而昨天我们还曾经一同在朝堂之上共事。唐代诗人和凝也有诗云:“明庭转制浑无事,朝下空馀鸡舌香。”
《魏武帝文集》中有个曹操向诸葛亮送鸡舌香的故事,说的是三国时期,曹操有一次将鸡舌香精心包装起来,并修书一封写道:“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遣使者把香送到千里之外的孔明军中。??何意?当然不可能是讥讽孔明先生口臭。这里是向诸葛亮示好,以表招贤纳士之意。暗示:我曹操希望能和你诸葛亮一起口含鸡舌香,同朝为官。可能是这一招太过含蓄温文,所以偏好撰写奇谋秘计的《三国演义》没有采用这故事。
沁幽阁  茶道  香道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金都路4299号综合楼1006室
电话:021---54848006    136 0199 6656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妙吉祥香道博物馆免费开放展示香道史料和实物遗存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位于海沧区青礁村的妙吉祥香道博物馆日前正式免费对外开放,主要展示各种香道史料和实物遗存,以

0评论2022-07-29165

沉香越千年,漫谈海南香道文化
雅格调的象征,也是庙堂祭祀礼仪活动的重要角色。香,从精神层面浸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诸香之中,以沉香最负盛名,位居沉檀龙

0评论2022-07-07157

广西桂香品牌百年老字号“世德堂”香道课程高级研学班在南宁举办
本网讯:广西桂香品牌研学活动,暨百年老字号世德堂香道课程高级班研学活动在南宁举办,高级制香师,世德堂香学创始人:李相亲自

0评论2022-07-07180

喜讯丨深圳香遇Hotel&SPA正式启航
香启幽眠回遇本真深圳香遇HotelSPA6月24日正式启航职场内卷,内心焦虑地辗转反侧身心疲惫都需要有一个地方可以释放所有的情绪万

0评论2022-06-30140

木之森香学堂亮相厦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6月11日,厦门市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湖里区惠和石文化园隆重举行。木之森香学堂作为厦门市香文化传播品牌受邀参加此次

0评论2022-06-24208

感受宋式熏香 制作驱蚊香囊 体验苏式夏至独特韵味
从体验宋式隔火熏香,到自己动手制作驱蚊香囊,昨天是夏至,在中国花卉植物园花王居内举办的夏至荷香雅集,吸引众多爱好香道的市

0评论2022-06-24177

宁海开展学有礼课堂——香礼
 礼在传统社会无时无处不在,出行礼,坐卧礼,宴饮礼,婚丧礼,祭祀礼等等。而根植于素有礼仪之邦盛誉的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中的礼

0评论2022-06-24132

美丽乡村 “香”约世界 2022年广州国际文化交流系列首期活动
 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弘扬和宣传中华传统文化,昨日,30多位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瑞士、菲律宾等国家的

0评论2022-06-1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