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香文化首页 频道列表

香为信心之使 香为佛使 上香的无上礼仪

2015-01-19 20:47885550


  佛陀住世时,弟子们就以香为供养。佛家认为“香为佛使”,“香为信心之使”,所以焚香上香几乎是所有佛事中必有的内容。从日常的诵经打坐,到盛大的浴佛法会、水陆法会、佛像开光、传戒、放生等等佛事活动,都少不了香。特别是法会活动,必以隆重的上香仪式作为序幕。

  佛教中用于供养的香品种类十分丰富,除了用于熏烧的“烧香”,香料制做的香水、涂在身上的涂香、研成粉末的末香等都是常用的供物。其中香水还用于浴佛,是一种很高的供养。如《法华经》之“法师品”列出了“十种供养”:花、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其中四种都是香品。

  在居士家中,无论供品陈设繁简,香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常用的供品是香、花、灯,如果供品的种类再增多,那么就会多使用几种香品;如果简化到一种,也会是香烟一炷敬佛。  香不仅供在佛像前,还用于供奉经书。也常把香料掺入涂料中粉刷佛殿的堂柱门窗,在重要的场所和还常泼洒香水。

  上香前后都要有恭敬郑重的礼仪。特别是在重大法会上,上香之前,全体僧众先要跪拜持诵专门的烧香偈语才能上香,上香之后也要再诵念赞偈。据《礼佛仪式》记载:“礼敬赞德,先须至于香台,端身息虑,思念圣德,目睹尊容,双膝着地,手擎香炉,而举偈言:戒香定香解脱香,光明云台遍法界,供养十方无量佛,闻香普熏证寂灭”。

  据经书所记,佛陀本人及其他圣众,都反复讲到香是最重要的供养。佛陀曾对清净慧菩萨讲述,“以牛头栴檀、紫檀、多摩罗香、甘松、芎藭、白檀、郁金、龙脑、沈香、麝香、丁香等种种妙香”制成香水沐浴佛像,再取少许洗像之水置于自头上,“烧种种香,以为供养”。此为“诸供养中最为殊胜”。

  再如《华严经》记载:“以善根回向、供养诸佛,以无量香盖,无量香幢,无量香幡,无量香宫殿,无量香光,无量香焰,无量香住处,无量香佛世界,无量香须弥山王,无量香海,无量香河,无量香树,无量香衣,无量香莲华”……“以如是等无量无数众香庄严以为供养”。香不仅是婆娑世界的供品,天人也用香来供佛。据《大宝积经》记:“……兴起光照一切香花,善妙香、常熏香、乌虚延香,常有花乐、眼目乐,如是众花兴云致雨。雨众杂香,鼓天妙乐。”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香道禅艺系列
鲁班天工木艺经营的香道禅艺产品材质、工艺、造型多样,材质主要有花梨、檀木等高档名贵木材和绿端石等高端石材;工艺多采用雕刻

0评论2017-12-122219

香道中的禅法
香道,与佛教特别是禅宗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禅宗重顿悟见性,故香在禅法中主要是作为一种帮助观修的助缘。鼻根圆通法门借香参

0评论2017-12-071607

香道与禅道
香道,总是作为高雅与修为的象征,浮现在人们的脑海里。香道文化肇始于春秋,完备于隋唐,鼎盛于宋朝。唐时,鉴真大师将熏香文化

0评论2017-12-051725

为什么不少人听到香道,认为就指宗教用香?
1.香道讲究静观不语,需要人们随着袅袅升起的轻烟静静地感悟其中的人生道理。宋代陈去非的诗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

0评论2017-09-112170

日本茶道、花道、香道与禅
通过插花这种生活艺术,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以及审美观;通过它,不仅能够欣赏、享受到自然与人类的创造相结合而产生的特殊的艺

0评论2017-09-042260

佛学体验营的香道体验
山上大学生佛学体验营安排了一节香道课,由妙法师兄给我们上的,印象非常深。香,最大的作用就是定,让我们一颗散乱不安的心安静

0评论2017-08-112187

香道中的禅法
香道,与佛教特别是禅宗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禅宗重顿悟见性,故香在禅法中主要是作为一种帮助观修的助缘。鼻根圆通法门借香参

0评论2017-07-041518

静心 · 悟香道

0评论2017-06-201844

为什么不少人听说香道,就以为是宗教用香
香道讲究静观不语,需要人们随着袅袅升起的轻烟静静地感悟其中的人生道理。宋代陈去非的诗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对

0评论2017-06-081826

日本香道的风雅与禅意
花道茶道香道都与中国剪不断理还乱,日本将之化为生活的艺术,从贵族拓展到平民生活的细节中,至今仍生机勃勃,而在我国,由于传

0评论2017-05-221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