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香文化首页 频道列表

供香: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功德不可思议

2015-01-19 20:47739200


  供香及礼诵持念等种种法门,其妙要在于诚敬二字。供佛、供香虽有仪轨种种,而究其实,都是旨在唤起、培扶修持者的诚敬心,并使之坚固光明。若无诚敬在内,则一切外在的举止言行无论如何严整,也是刻板无光,难增智慧功德。正如《金刚经》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敬至极,“纵在凡夫地不能圆得佛经所说之功德,而其所得亦已难以思议。” 其中道理奥妙,正如“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一切如来影现中”:这能礼敬诸佛的我,以及受我礼敬的诸佛,其实都是由于自性真空,所以才能产生佛入于我、我入于佛这样难以思议的感应道交。心的道场,就象帝释天的智慧宝珠,外部的事物皆能映显其中,所以一切如来也都能映显在我们的自性之中。
  佛教中的不同派别和修行法门,其供香仪轨有所不同,以下是参照各种资料综合整理出的焚香供佛的方法,供大家参考。(焚香,又称烧香、拈香、捻香、告香、插香等。)
  (一)清净身心
  在供香之前,要洗手、漱口,衣冠整洁,仪容端正,身心安泰正定。
  (二)发起礼敬之心
  在所供养的佛菩萨、本尊、圣像之前,恭敬合掌,目光凝神圣像,心中思惟观想佛陀及一切圣众功德巍巍,如现在眼前,发起诚敬供养之心。也可颂念或默念一些敬语,如:一切恭敬,一心敬礼十方常住三宝。
  (三)诵持赞偈 / 真言
  捻起所供养之香,双手持于胸前,跪颂烧香偈语或真言,声音宜庄重迟缓(也可默念),祈愿所供之香,化为无量香云,普熏法界,上令十方诸佛欢喜,下能觉悟一切有情。常用的赞偈有《炉香赞》、《宝鼎赞》、《戒定真香赞》等。
  《炉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宝鼎赞》
  宝鼎热名香,普遍十方,虔诚奉献法中王。
  端为人民祝安乐,地久天长;端为人民祝安乐,地久天长。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戒定真香赞》
  戒定真香,焚起冲天上,弟子虔诚,热在金炉上,
  顷刻氤氲,即遍满十方,众生祈求免难消灾障。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四)皈依诸佛
  供香者诚心尽力观想,所皈依敬奉的诸佛放出广大光明,现于面前。可持念特别供养的佛菩萨名号,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惟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南无”读音:“na纳me么”;译自梵语Namas,其意义接近又涵盖了“皈依”、“礼敬”等词汇,故采用音译。因古今读音之异,当时译为“南无”或 “南模”。
  (五)供香
  以恭敬轻安的动作燃香(燃香时若出明火,可用手轻轻扇灭,勿吹);使香正对所礼敬之佛像,双手持香举到额头,停留片刻,再插入香炉;
  每次上一炷香。一般三炷香即可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礼敬。
  (六)诵念《供养偈》
  观想诸佛菩萨,十方圣众,欢喜接受供养,一切有情亦皆安住于究竟安乐;观想祈愿以此香供养诸佛贤圣,在无边世界中,都能普熏一切众生,共同证得无上圆满智慧。
  《供养偈》:
  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
  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
  无边佛土中,受用作佛事,
  普熏诸众生,皆共证菩提。
  或为:
  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
  一一诸佛土,无量香庄严,
  具足菩萨道,成就如来香。
  (七)叩拜 / 诵经 / 礼佛
  礼敬之时,须恭敬至诚,缓缓拜起,不要匆忙。宁可少拜,不要草率。
  观想佛菩萨感应如在眼前,并且可以默念: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一切如来影现中。”
  (八)回向 / 祈愿 / 忏悔 / 发愿
  双手合十,回向、祈愿(诵念或默念),如: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愿以此功德,回向弟子历代先祖、冤亲债主,离苦得乐。(或为:回向弟子眷属合家吉祥安康;某某人疾病早日康复;某某人往生净土,离苦得乐;某某人世间、出世间事业悉皆成就;某某人早开智慧,学业进步;某某地方灾障平息,吉祥平安,有情安乐,入于佛道;等等)
  发愿,忏悔,如:
  弟子某某与累世父母、师长、历劫冤亲债主及法界一切众生,从过去世乃至尽未来际: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弟子某某与累世父母、师长、历劫冤亲债主及法界一切众生,从过去世乃至尽未来际: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 / 一切罪障皆忏悔 / 一切罪根皆忏悔。
  (九)供香完毕
  最后礼佛三拜。可念“供养完毕,一切恭敬。”(作者:傅京亮)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香道禅艺系列
鲁班天工木艺经营的香道禅艺产品材质、工艺、造型多样,材质主要有花梨、檀木等高档名贵木材和绿端石等高端石材;工艺多采用雕刻

0评论2017-12-122209

香道中的禅法
香道,与佛教特别是禅宗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禅宗重顿悟见性,故香在禅法中主要是作为一种帮助观修的助缘。鼻根圆通法门借香参

0评论2017-12-071595

香道与禅道
香道,总是作为高雅与修为的象征,浮现在人们的脑海里。香道文化肇始于春秋,完备于隋唐,鼎盛于宋朝。唐时,鉴真大师将熏香文化

0评论2017-12-051713

为什么不少人听到香道,认为就指宗教用香?
1.香道讲究静观不语,需要人们随着袅袅升起的轻烟静静地感悟其中的人生道理。宋代陈去非的诗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

0评论2017-09-112161

日本茶道、花道、香道与禅
通过插花这种生活艺术,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以及审美观;通过它,不仅能够欣赏、享受到自然与人类的创造相结合而产生的特殊的艺

0评论2017-09-042251

佛学体验营的香道体验
山上大学生佛学体验营安排了一节香道课,由妙法师兄给我们上的,印象非常深。香,最大的作用就是定,让我们一颗散乱不安的心安静

0评论2017-08-112177

香道中的禅法
香道,与佛教特别是禅宗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禅宗重顿悟见性,故香在禅法中主要是作为一种帮助观修的助缘。鼻根圆通法门借香参

0评论2017-07-041505

静心 · 悟香道

0评论2017-06-201835

为什么不少人听说香道,就以为是宗教用香
香道讲究静观不语,需要人们随着袅袅升起的轻烟静静地感悟其中的人生道理。宋代陈去非的诗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对

0评论2017-06-081819

日本香道的风雅与禅意
花道茶道香道都与中国剪不断理还乱,日本将之化为生活的艺术,从贵族拓展到平民生活的细节中,至今仍生机勃勃,而在我国,由于传

0评论2017-05-22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