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香文化首页 频道列表

学起来 如何优雅的使用蚊香驱蚊

2016-04-18 19:4916230
 
目前除了供佛的香品以外,最为人熟知的功能型香产品,莫过于蚊香了。蚊香可谓是夏季必备良品。
 
 
与蚊子斗争的千百年中,人们发明了蚊帐和蚊香。对于蚊香的发明和使用,源于古人燃香祭祀和端午节的卫生习俗。端午节人们在自家门口插上艾草、菖蒲,利用其挥发的芳香气味洁净空气,驱赶蚊蝇,驱瘟除邪,以达到防病目的。
 
明末的《谭子雕虫》中记载:“蚊性恶烟,旧云,以艾熏之则溃。然艾不易得,俗乃以鳗鳝鳖等骨为药,纸裹长三四尺,竟夕熏之。”可见古人曾用艾草作为熏蚊的材料。
 
 
除了悬挂艾草、菖蒲之外,还要佩戴香囊或把雄黄酒涂在自己的身上,来防止蚊子叮咬。
补气驱蚊香囊:人参1.5克、黄芪1.5克、藿香1克、苍术1克,配上0.3~0.5克冰片,打磨成粉后混合装填进香囊。
 
人参、黄芪可以补气,藿香、苍术、冰片能够驱蚊。适合气虚体弱、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容易疲劳的人。
 
蒲松龄有一首《驱蚊歌》:“炉中苍术杂烟荆,拉杂烘之烟飞腾。安得蝙蝠满天生,一除毒族安群民。”描述熏燃苍术来驱赶蚊虫。明朝方孝孺的《蚊对》记载:“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
 
 
最早记载用熏香的方式驱蚊虫出现在宋朝。宋代《格物粗谈》中记载:“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这应该就是最早的“蚊香”了。其中雄黄就是硫化砷矿石,也是古代用途最为广泛的杀虫剂。
 
 
宋代的蚊香到了清朝有了进一步的完善,据史料记载在清朝的江南地区,已经有了由艾蒿粉、烟叶粉、松香粉、少量的砒霜和硫黄混合制成的蚊香出售了。
 
早期的蚊香是粉末状或棒状的,目前我们常用的漩涡形蚊香(此处指的是蚊香,非供佛的盘香)最早由日本制造使用。漩涡状蚊香其实总长75厘米,使蚊香延长燃烧时间之余,又能减少面积。
 
蚊香作为夏日的必需品,该如何优雅的使用蚊香?
 
 
喜欢看日剧和日本动画的朋友,会发现风铃、团扇、蚊香猪,常出现在传统日本人家的走廊中,这些夏日风物就构成了挥之不去的美丽画面。
 
 
 
出现在无数次夏天里,用来放置蚊香的蚊香猪,也变成了风雅、悠闲、浪漫的吉祥物。
 
 
 
蚊香猪在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就有了。在东京新宿区内的武家遗迹中出土了江户时代末期的蚊香猪。大小约35X23cm。
 
 
这个出土的蚊香猪比现在的款式更加狭长、相对家猪的造型来不如说是野猪。蚊香猪很像中国古人常用的兽炉,“鸾衾欲展谁堪共?帘幕霜华重。鸭炉香尽锦屏中。”兽炉的造型很多麒麟、狻猊、狮子、凫鸭、仙鹤等造型,但很少见野猪造型的香炉。
 
 
 
还有一种说法蚊香猪源于给猪驱蚊,日本爱知县的常滑市,有壹个养猪户。养猪户为了驱赶围着猪转的蚊子,曾将蚊香放到土管中用以驱蚊,但因管口过大以至熏烟四散,驱蚊效果不佳。后来将壹端开口改小时,恰巧和身边的猪鼻子样子相似,于是蚊香猪就诞生了。之后作为常滑烧的特产出售后,造型大受欢迎,爆发般席卷日本。
 
 
 
日本对蚊香的需求很大,用来放置蚊香的的器具除了蚊香猪,还设计了青蛙、金鱼、猫咪等动物造型。
 
 
还有其它适合赏玩的设计
 
 
 
 
有了这些小物件,夏天使用蚊香也可以很优雅有格调。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妙吉祥香道博物馆免费开放展示香道史料和实物遗存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位于海沧区青礁村的妙吉祥香道博物馆日前正式免费对外开放,主要展示各种香道史料和实物遗存,以

0评论2022-07-29165

沉香越千年,漫谈海南香道文化
雅格调的象征,也是庙堂祭祀礼仪活动的重要角色。香,从精神层面浸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诸香之中,以沉香最负盛名,位居沉檀龙

0评论2022-07-07157

广西桂香品牌百年老字号“世德堂”香道课程高级研学班在南宁举办
本网讯:广西桂香品牌研学活动,暨百年老字号世德堂香道课程高级班研学活动在南宁举办,高级制香师,世德堂香学创始人:李相亲自

0评论2022-07-07180

喜讯丨深圳香遇Hotel&SPA正式启航
香启幽眠回遇本真深圳香遇HotelSPA6月24日正式启航职场内卷,内心焦虑地辗转反侧身心疲惫都需要有一个地方可以释放所有的情绪万

0评论2022-06-30140

木之森香学堂亮相厦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6月11日,厦门市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湖里区惠和石文化园隆重举行。木之森香学堂作为厦门市香文化传播品牌受邀参加此次

0评论2022-06-24208

感受宋式熏香 制作驱蚊香囊 体验苏式夏至独特韵味
从体验宋式隔火熏香,到自己动手制作驱蚊香囊,昨天是夏至,在中国花卉植物园花王居内举办的夏至荷香雅集,吸引众多爱好香道的市

0评论2022-06-24177

宁海开展学有礼课堂——香礼
 礼在传统社会无时无处不在,出行礼,坐卧礼,宴饮礼,婚丧礼,祭祀礼等等。而根植于素有礼仪之邦盛誉的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中的礼

0评论2022-06-24132

美丽乡村 “香”约世界 2022年广州国际文化交流系列首期活动
 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弘扬和宣传中华传统文化,昨日,30多位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瑞士、菲律宾等国家的

0评论2022-06-1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