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香文化首页 频道列表

闻香识古人,那些美得不可方物的香器

2016-08-08 17:3113450
 
前言
燎沉香,消溽暑,在这闷热溽湿的炎夏时节,轻轻地点燃一枝香,祛除满室的湿气,也抚平躁动的内心。香器精致,香云缭绕,香道幽微,闻香静坐,仿佛和古人隔着时空对话。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各种香料开始层出不穷,香道也随之产生。香从生活附属品一跃成为皇室贵族、文人雅士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香道产生之后,香器也随之进化,汉代开始出现专为焚香而制作的香器,此后历代出现各种式样的香炉、香熏、熏球、香盒等……形制繁多的各式香器,从“物道”的角度直观而精致地记载了我国源远流长的香文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精美绝伦的香器。
 
 
 
香炉
香道必备的器具,也是华人民俗、宗教、祭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供具,铜、陶瓷、金银、竹木器、珐琅及玉石等材质的都有,主要用途有熏衣﹑陈设﹑敬神供佛等。比较特别的有卧式香炉和立香香炉。
 
 
 
 
 
 
卧式香炉
专门焚烧横式线香,即卧香所用之香炉。
 
 
 
 
 
立香香炉
专门焚烧有竹枝为柱脚的立香,大多以金属或石材为炉身材质,用于祭礼时上香之用,避免香身温度过高。
 
 
 
 
 
手炉
即一般所说的柄香炉,以焚烧香丸、沉香木块为主,方便上堂时以手持之。
 
 
 
 
 
 
香筒
亦称香笼,是一种燃点直式线香的专用之器,造型为长直筒,上有平顶盖,下有扁平的承座,盖和底的内壁中心均有一小孔,内插不含签芯的线香。
 
 
 
 
 
 
 
熏球
为镂空圆球,内放香品焚烧,无论球如何转动,球内香品皆能保持水平不会倾倒。
 
 
 
 
 
香斗
又称长柄手炉,是带有长长的握柄的小香炉,多用于供佛。柄头常雕饰莲花或瑞兽。香斗在唐代已经很流行,敦煌壁画中就经常出现香斗。香斗所烧的多为颗粒状或丸状的香品。
 
 
 
 
 
香盘
又称香台,是焚香用的扁平的承盘,多以木料或金属制成。
 
 
 
 
 
香篆
一种专门用来燃点香粉的模具。古时的佛堂书斋闺阁里,人们常把香粉用模子压印成固定的字型或花样,点燃后循序燃尽,这种用香的方式称之为“香篆”,也叫“香印”“香拓”。
 
 
 
 
 
香箸
香箸即"香筷",多为铜制。
 
 
 
 
 
香铲
常用来处置香灰,多为铜制。
 
 
 
 
 
香匙
用于盛取粉末状或丸状香品。
 
 
 
 
 
香囊
将各种香料、香品置入囊中,放在身上散发香气的香具。
 
 
 
 
 
 
随着香的使用越来越普遍,香器的样式也不断出奇翻新,几乎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这种独特的艺术,让人们无论在用香还是供香时,无论在嗅觉视觉还是心灵意境上,都达到了美妙的升华。
 
 
版權聲明:三五六七草堂致力于好文推送,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实原作者姓名,在此对表示深深的敬意与歉意。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留言联系我们。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妙吉祥香道博物馆免费开放展示香道史料和实物遗存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位于海沧区青礁村的妙吉祥香道博物馆日前正式免费对外开放,主要展示各种香道史料和实物遗存,以

0评论2022-07-29165

沉香越千年,漫谈海南香道文化
雅格调的象征,也是庙堂祭祀礼仪活动的重要角色。香,从精神层面浸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诸香之中,以沉香最负盛名,位居沉檀龙

0评论2022-07-07157

广西桂香品牌百年老字号“世德堂”香道课程高级研学班在南宁举办
本网讯:广西桂香品牌研学活动,暨百年老字号世德堂香道课程高级班研学活动在南宁举办,高级制香师,世德堂香学创始人:李相亲自

0评论2022-07-07180

喜讯丨深圳香遇Hotel&SPA正式启航
香启幽眠回遇本真深圳香遇HotelSPA6月24日正式启航职场内卷,内心焦虑地辗转反侧身心疲惫都需要有一个地方可以释放所有的情绪万

0评论2022-06-30140

木之森香学堂亮相厦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6月11日,厦门市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湖里区惠和石文化园隆重举行。木之森香学堂作为厦门市香文化传播品牌受邀参加此次

0评论2022-06-24208

感受宋式熏香 制作驱蚊香囊 体验苏式夏至独特韵味
从体验宋式隔火熏香,到自己动手制作驱蚊香囊,昨天是夏至,在中国花卉植物园花王居内举办的夏至荷香雅集,吸引众多爱好香道的市

0评论2022-06-24177

宁海开展学有礼课堂——香礼
 礼在传统社会无时无处不在,出行礼,坐卧礼,宴饮礼,婚丧礼,祭祀礼等等。而根植于素有礼仪之邦盛誉的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中的礼

0评论2022-06-24132

美丽乡村 “香”约世界 2022年广州国际文化交流系列首期活动
 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弘扬和宣传中华传统文化,昨日,30多位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瑞士、菲律宾等国家的

0评论2022-06-1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