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香文化首页 频道列表

2014中国五台山国际佛文化博览会 · 香道-咏香情怀

2014-05-07 11:492530

人类对香的喜好,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妙用无穷。
人们对香的心灵感受认识与鉴赏,则是我国香文化的精神内核。从《诗经》、《史记》、到《红楼梦》,从《名医别录》、《洪氏香谱》到《本草纲目》、《香乘》,历朝历代的经典着作都有对香的描述和记录;除春秋战国时期屈原《离骚》中就有很多精彩的咏叹外,唐代诗人王维、杜甫、李白、白居易、李商隐等都有此类作品。


王维《谒璇上人》有:少年不足方,识道年已长。事往安可悔,馀生幸能养。誓从断臂血,不复婴世网。浮名寄缨佩,空性无羁鞅。夙承大导师,焚香此瞻仰。颓然居一室,覆载纷万象。高柳早莺啼,长廊春雨响。床下阮家屐,窗前筇竹杖。方将见身云,陋彼示天壤。一心在法要,愿以无生奖。
宋代苏轼的《和鲁直二首》:四句烧香偈子,随风遍满东南;不是闻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一炷烟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
朱熹的《香界》:幽兴年来莫与同,滋兰聊欲泛光风;真成佛国香云界,淮山桂树丛。花气无边熏欲醉,灵芬一点静还通;何须楚客纫秋佩,坐卧经行向此中。
陈去非的《焚香》: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岂不清友,于今心醒然。炉烟袅孤碧,云缕霏数千,悠然凌空运去,缥缈随风还。世呈有过现,熏性无变迁;就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
黄庭坚所作的《香之十德》,称赞香的好处有:“感格鬼神,清净身心,能拂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碍。”
古典名着《红楼梦》中亦有很多咏香的词句。如:在《中秋夜大观圆即景》的联句中,黛玉和湘云便有‘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的对句。谓秦可卿的卧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薛宝钗的衣袖中散发的是一丝“冷香”,闻者莫不称奇;而倒霉的妙玉则被一阵“闷香”所熏而昏劂,被歹徒劫持……,正是由于香的种种妙用,文人黑客挥墨歌之咏之。我们从众多传世的诗文也不难看出我国香文化的深厚积淀。
中国.五台山国际佛文化博览会,定于6月26日-7月6日(五台山国际旅游文化月)在中国五大佛教圣地之首和世界文化遗产五台山风景区旅游中心(售票厅)举行。
每天3万多人的游客,600个展位,给您的产品的销售量及企业知名度的提升。
招展现已接近尾声,请各位展商抓紧时间预订展位,无限商机、无限回报。
招商电话:0351-2190568  4006531046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香道禅艺系列
鲁班天工木艺经营的香道禅艺产品材质、工艺、造型多样,材质主要有花梨、檀木等高档名贵木材和绿端石等高端石材;工艺多采用雕刻

0评论2017-12-122209

香道中的禅法
香道,与佛教特别是禅宗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禅宗重顿悟见性,故香在禅法中主要是作为一种帮助观修的助缘。鼻根圆通法门借香参

0评论2017-12-071595

香道与禅道
香道,总是作为高雅与修为的象征,浮现在人们的脑海里。香道文化肇始于春秋,完备于隋唐,鼎盛于宋朝。唐时,鉴真大师将熏香文化

0评论2017-12-051713

为什么不少人听到香道,认为就指宗教用香?
1.香道讲究静观不语,需要人们随着袅袅升起的轻烟静静地感悟其中的人生道理。宋代陈去非的诗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

0评论2017-09-112161

日本茶道、花道、香道与禅
通过插花这种生活艺术,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以及审美观;通过它,不仅能够欣赏、享受到自然与人类的创造相结合而产生的特殊的艺

0评论2017-09-042251

佛学体验营的香道体验
山上大学生佛学体验营安排了一节香道课,由妙法师兄给我们上的,印象非常深。香,最大的作用就是定,让我们一颗散乱不安的心安静

0评论2017-08-112177

香道中的禅法
香道,与佛教特别是禅宗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禅宗重顿悟见性,故香在禅法中主要是作为一种帮助观修的助缘。鼻根圆通法门借香参

0评论2017-07-041505

静心 · 悟香道

0评论2017-06-201835

为什么不少人听说香道,就以为是宗教用香
香道讲究静观不语,需要人们随着袅袅升起的轻烟静静地感悟其中的人生道理。宋代陈去非的诗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对

0评论2017-06-081819

日本香道的风雅与禅意
花道茶道香道都与中国剪不断理还乱,日本将之化为生活的艺术,从贵族拓展到平民生活的细节中,至今仍生机勃勃,而在我国,由于传

0评论2017-05-22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