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香与茶首页 频道列表

黄山“禅茶一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16-04-07 15:3216970
 古今众多的名茶中,有不少最初由寺院种植、炒制,寺庙僧人制茶精妙,其茶名扬海内,安徽黄山的“云雾茶”就是最初产于寺院的名茶。佛教认为: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且不发”,故寺必有茶,教必有茶,禅必有茶,禅茶一味。佛教重视坐禅修行,具备消除疲劳功效的茶叶是最理想的饮品。
 
作为寺庙僧众必不可少的禅茶和礼茶,随着佛教一度的兴盛其需求也越来越大,品质也越来越高。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多次引述了僧道饮用茶水的史料。历代文人墨客都对黄山茶赞赏有加,明代徐霞客在其游记中,记载了他第一次游黄山狮子林禅院时受过主持僧霞光的设茶接待。明程信在《游黄山》诗中写道“烹茶时汲香泉水,燃烛频吹炼药炉”。清人潘来在《皮蓬雪庄禅师》一诗中写道: 梦里披画图,汲涧煮茗于。“自古名寺出名茶”从以上记载中可以看到在黄山,茶已成为寺院佛事和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黄山茶可追溯到唐朝,随后在制作工艺上不断提高,名声鹊起,黄山毛峰的雏形也基本形成,创制于清光绪年间,因茶树生长在高山之上,终年云蒸雾绕,又名黄山云雾茶。
 
徽州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六安瓜片、霍山黄芽等多为僧侣创制并成为珍品。不仅在寺庙,早已飞入寻常到百姓家。茶在黄山人心目中的份量举足轻重:“朝可不食,不可不饮”。沏上一杯茶,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佐以生姜、零食等茶点,细品慢咽,乐在其中。正是由于茶在黄山人的生活和交往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逐步衍生出了独特的品茶之道。
 
在黄山,对品茶之道要求很高,一讲环境,二讲欣赏,三讲方法。在环境上,品茶者讲究的是精舍、云林、竹篁,讲究船头炊火、竹里飘烟的情境。在赏茶上,一赏茶名,二观茶形,三嗅香气。在方法上,考究境雅、器雅、人雅,追求汤清、气清、心清。久而久之这套程序被后人渐渐演变成观赏性较强的茶艺表演,成为黄山旅游文化中最亮丽的名片,表演的基本程序是:冰心去风尘,洗杯;清宫迎佳人,投茶;甘露润莲心,润茶;凤凰三点头,冲茶;碧玉沉清石,泡茶;观音捧玉瓶,奉茶;春波展旗枪,赏茶;慧心悟茶香,闻茶;淡中品滋味,品茶;自斟乐无穷谢茶。中国茶文化“清、静、雅、和”的意蕴在这样的茶艺表演过程中得到了升华。
 
无论对茶的种植,或是茶宴形式、茶文化对外传播方面,佛教都有巨大贡献。禅与茶是同一种兴味,相通之处在于追求精神境界。饮茶时注重平心静气品味,参禅则要静心息虑体味,均着重在主体感觉。茶与佛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佛教特别是禅宗需要茶叶,而嗜茶的风尚又促进了茶业和茶文化的发展。如今,黄山茶文化已经与旅游等相关产业深度结合,振兴本土经济,由寺院发端的茶文化,其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正在发扬光大。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禅茶之道悟心之本源——大明寺邀您感受“禅茶文化”
  温宿县建成南疆首个滑翔伞基地(06-17) 拜城县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七届新疆非物质(06-17) 阿克苏地区多措并举加快文化

0评论2019-06-28908

中华原创禅茶音乐会在尼泊尔上演
  新华社加德满都11月30日电(记者周盛平)禅借茶道显,茶倚禅生香。优雅唯美的中华原创禅茶音乐会29日晚在加德满都尼泊

0评论2018-12-141314

以茶为媒 促企交流 中小企业禅茶文化体验基地落成
  昨日上午,知名品牌云南白药旗下的醉春秋茶品牌落户我市,其品牌茶庄也正式开业。当天,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携手茶庄创建

0评论2018-12-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