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香与茶首页 频道列表

古人茶事,一窥茶在诗文中的别称

2016-07-27 14:4817410
 
在世俗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七大事中,茶最是了得,唯它能与琴棋书画相生相伴,生故事,得风雅,著风流。茶是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文人雅士中的常客。今天我们就从古人茶事中,一窥茶在诗文中的别称。
 
 
 
 
《九经》无茶字,并非真的无茶,在唐代以前皆用荼以为茶。“荼”最早见于《诗经·邺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句中“荼”字是否指茶,至今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也说:“荼,苦茶也。”早期的文物记载中都没有茶字,直至唐中《茶经》,荼、茶才有严格的字形和语音区别。茶之体制,至唐始改而已。
 
 
到汉朝的时候茶又为茗。比较有趣的是,酩酊大醉的酩酊早期既是茗艼。《神农本草经》中,茗就是苦荼,微寒,去痰去火,利小便,少睡,消宿食。
 
喝茶是魏晋名士先为风尚,《茗赋》的结尾处提到,"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烨若春敷",赋中生动描绘了山涧煮茶,泡沫沉,精华浮的美景。
据说茗还是云南某地茶的土音,现为茶的雅称,苏轼有诗赞之:“从来佳茗似佳人。”
 
不夜侯
 
茶的雅号,算是人对茶拟人化的戏称。喝茶有醒脑提神的作用,喝茶后睡不着,五代十国胡峤《饮茶诗》有云:"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
 
消毒臣
 
《中朝故事》中有一段讲述了茶的故事,唐武宗的宰相说天柱峰茶有消酒肉毒的功效。唐武宗命人煮好茶,浇到肉食中,再用银盒密封一段时间,打开后果真如丞相所说,有消毒的功效,故此有了消毒臣的说法。还有茶诗云:“消毒岂称臣,德真功亦真。”
 
涤烦子
 
杜康解不了的愁,唯茶可以。一杯杯酒下肚,酒越浓,愁更愁。一杯杯茶,茶越来越淡,人却越发清醒,认清忧愁的根源,洗去心中的烦恼。诗人施肩以茶提诗:“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表达了饮茶可解心中苦闷,茶又得了涤烦子这个俏皮的名字。
 
故茶,作为一种古老、延续千年年一直受到上至文人雅客,下至寻常百姓的的喜爱,绝不是偶然。古人云“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言道出了茶在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禅茶之道悟心之本源——大明寺邀您感受“禅茶文化”
  温宿县建成南疆首个滑翔伞基地(06-17) 拜城县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七届新疆非物质(06-17) 阿克苏地区多措并举加快文化

0评论2019-06-28908

中华原创禅茶音乐会在尼泊尔上演
  新华社加德满都11月30日电(记者周盛平)禅借茶道显,茶倚禅生香。优雅唯美的中华原创禅茶音乐会29日晚在加德满都尼泊

0评论2018-12-141314

以茶为媒 促企交流 中小企业禅茶文化体验基地落成
  昨日上午,知名品牌云南白药旗下的醉春秋茶品牌落户我市,其品牌茶庄也正式开业。当天,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携手茶庄创建

0评论2018-12-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