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古时香的配伍
早在汉代,古人就已经意识到单品香的局限并产生了香料配伍的观念,开始转而使用多种香料配伍而成的合香。从西汉初期的四穴熏香炉

0评论2016-01-291537

我心中的沉香
虚窗一杯茶,静室一炉香,禅烟雅馥伴读书。以香为魂,在形态各异的空间中,重现沉香生活的幽玄。心安于当下,不着物,是为净。让

0评论2016-01-291361

香道并非人人可玩
古代中国的香席活动强调净心契道,品评审美,励志翰文,调和身心这四种品德。在唐诗宋词里,有许多地方描写到了香席的场景及感受

0评论2016-01-291180

悬配之香
悬佩之香:古代很早就有佩带香的风俗,《尔雅释器》妇人之祎,谓之缡。郭璞注:即今之香缨也。《说文巾部》帷,囊也段玉裁注:凡

0评论2016-01-292235

古代“口香糖”鸡舌香
中华古国是礼仪之邦,许多事都是围绕着一个礼字,亲友相敬是礼,朝堂行止更是礼。香也跟它息息相关。上溯到黄帝时期,中国就有了

0评论2016-01-262360

香道中的那些香事
古多臻品点一盘香,甚至是一根线香,看着余烟渺渺而上,品上一口香茗,这样的画面想想都充满了禅意,如果情景还能置于竹林溪边,

0评论2016-01-262409

沉香养生的六个阶段
沉香在中药材中是非常珍贵的极品。它芳香健胃,行气止呕的驱气药,性温辅阳有强烈抗菌镇静效能,主辛散疏通,在温胃行气辅阳药中

0评论2016-01-262402

细嗅暗香萦绕 身感自然纯净
  琴声幽幽,暗香缕缕,在现代都市的烦嚣中,我们寻觅净土,以雅会友,抚琴,拓香,品茗,祈福。拓一炉香,祈福一座城,在一呼

0评论2016-01-262240

韩寿偷香
西晋权臣贾充,次女名贾午,聪明伶俐,贾充十分喜爱。贾充会客时,贾午常在一侧偷窥。会客时贾充的幕僚韩寿常侍左右,韩寿潇洒俊

0评论2016-01-262236

中式香道与日式香道文化的区别
近几年,随着日本香道在中国的逐渐渗透,香道文玩渐渐成为国内一种小众的文化潮流,受到一些高收入人士的热捧。一些进口的香料、

0评论2016-01-252247

获“文传榜·2015”十大国学公号大奖
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社会工作局指导、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主办的文传榜2015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系列征集成果发布大会 于2

0评论2016-01-252422

香事百问 之 什么是香道
道在中国是指天地万物的根本规律,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先贤谓之曰:道者,万物之所然者,万理之所稽也。中国香学之道是华夏

0评论2016-01-252640

《十德香堂》养生香道
十德香堂意味浓,燃香一柱待良朋。静定养性无他事,借香传情达意中何谓香道?  香道是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艺术,通过眼观、手触

0评论2016-01-252260

佛教中的香道文化
人说佛前三炷香,只要是有佛的地方,就一定有焚香膜拜,一定有香油积熏,有香烟缭绕。因此但凡说起香道,我们中国人就一定会联想

0评论2016-01-251399

历史上的四大名香—沉香
[沉檀龙麝]自古以来被公认为四大名香,其中包括:沉香、檀香、龙延香、麝香;而沉香居首位,被誉为众香之首。中国的香席[日本称香

0评论2016-01-25172

暖香如梦 寒室生春
和暖和香最是一年春好处会当凌绝顶位卑未敢忘忧国欲上青天揽明月正是江南好风景沾衣欲湿杏花雨风华正茂日出江花红胜火在地愿为连

0评论2016-01-252442

历史上的四大名香 龙涎香
龙涎香是从抹香鲸体内提取的香料,做为历史上四大名香之一,是世界香行业中非常重要的配香料。四大名香中的沉香和檀香,这两种香

0评论2016-01-212608

『大寒』沉香养生
养生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人们倍受关注的热门话题,中华养生学巨著《黄帝内经》中提到养生的三大原则:一是要顺应春、夏、秋、冬的变

0评论2016-01-212449

迷失的艺术-香道
香道,是指从呼吸去享受香气,养身健体、凝气安神的一种高尚优雅的方法。它始于中国,至古尧、舜、禹、礼记中谈及祭天、礼佛、殷

0评论2016-01-211370

将仙气带入生活
提起香,除了佛前的三炷香,你可能会想起仕女抚琴时旁边那一缕氤氲缭绕,以及诗人笔下的一炉香如今却有一些人们把这样的香气与仙

0评论2016-01-212424

« 上一页 53/127 下一页 »